?被視為“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已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訂新增條文 41 條,內容上有較大變動的 65 條,而且處處體現了用最嚴格最嚴密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思路。
自疫情緩解、各行業復工以來,政策驅動面的大機會幾乎是一月一個。6月的頭盔、7月的國六、8月的禁塑令、9月的新固廢法,這些政策面無一例外驅動效果都十分強筋,不僅業績突出,可挖掘空間深厚,且伴時間增強效應顯著。
固廢產業決定未來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資源需求量非常大的國家,而且正處于固廢產業乃至整個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雖然近年來環保督察越來越嚴格,但東部地區的一些大城市固廢危廢物的處置能力遠遠落后于產生量,較大的存量空間和風險系數又滋生了無序競爭。
大量固體廢物得不到有效處置,不僅占用了土地、人力等資源,而且長期堆放過程中可能產生非法傾倒、非法轉移等環境風險,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威脅。所以固廢污染防治不僅對未來環保產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且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
所以早在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但在生活垃圾產量逐年遞增的背景之下,國內的處理量卻在逐年下滑,2018―2020 年分別新增處理量缺口達 2.5 億噸、2.9 億噸、3.4 億噸。危險廢物方面,其產量增速最快,但實際處理率不及三成。
所以今年伊始,國家就在《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修改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為代表的固體廢物處理工作再次引起重視。
最嚴固廢法
新固廢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問題導向,總結實踐經驗,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健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特別是對于固體廢物產生的企業來說,新固廢法強化固廢產生者責任,增加排污許可、管理臺賬、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等制度。對違法行為實行嚴懲重罰,提高罰款額度,增加處罰種類,強化處罰到人,同時補充規定一些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此舉將有效規范企業固體廢物管理工作,進一步筑牢固體廢物污染防線。
國信證券指出,新規將導致違法成本上升,從而提升企業配置固廢令相對應環保設備的需求,打開固廢環保產業鏈的空間。在國家加大基建投資和政府指導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的大背景下,專項債能夠成為生態環保領域的重要杠桿,帶動優質的資金流向環保行業,緩解環保行業發展桎梏,助推行業內公司業績上行。
科融環境主營業務為節能燃燒、污水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其主要產品為潔凈燃燒及鍋爐節能、垃圾發電、水處理。此次疫情,科融環境頂住壓力,多項環保業務表現突出,其中垃圾焚燒發電板塊取得了顯著的業績增長。公司半年報顯示,旗下公司諸城寶源完成生活垃圾入廠量約12萬噸,發電量約3000萬度;睢寧寶源完成生活垃圾入廠量約13萬噸,發電量約2500萬度。上半年垃圾發電經營分部實現營業收入近5000萬元,同比增長近150%,毛利率達42.11%,較去年同期提高8.66%。
數據來源:北極星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