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進入年報預告披露期,從業績預告來看環保個股業績增速分化仍較明顯,環衛及固廢表現亮眼,垃圾焚燒企業受益于產能釋放,運營項目貢獻穩定現金流,環衛板塊受益于行業環衛市場化訂單放量及新能源設備滲透率提升帶來的增量空間,持續看好大固廢板塊的成長性。
有證券機構指出,“十四五”中環保仍是重要任務之一,當前環保板塊估值接近五年歷史最低位,安全邊際較高?;A設施REITs基金的推進,有利于加速行業輕資產轉型,看好未來需求釋放環保行業業績改善、政策持續推進景氣度上行帶來的投資機會。?
核心邏輯?
1.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邊督邊改工作扎實推進。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0年8月30日至10月1日,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順利完成對北京、天津、浙江等3個?。ㄊ校┖椭袊X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兩家中央企業的督察進駐工作,并對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個部門開展督察試點。截至2021年1月25日,已辦結8766件,階段辦結1792件,責令整改5442家,立案查處2204家,處罰金額約18213.33萬元,立案偵查131件,行政拘留130人,刑事拘留113人,約談872人,問責283人。2019年7月開始,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將全面啟動,計劃再用4年時間,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計劃前三年是常規的全面督查,最后一年開展“回頭看”。在環保督察等一系列嚴監管的催化下,行業空間、需求望逐步釋放。?
2.各地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國內多地相繼出臺地方政策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浙江省嘉興市發布《嘉興市生活垃圾詳細分類目錄》,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提高分類投放實效,并發布《嘉興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標準》。成都市近日公布《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意見》,普遍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目標,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安徽蚌埠市公布《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做出規定。?
3.環衛服務市場化趨勢不變。2020年新增環衛市場化年服務金額超670億元,同比增長27.1%,再創歷史新高。近五年來,全國環衛市場化增勢不減,成交年化額也呈現出逐年走高的態勢,未來幾年有望持續突破。據統計,年服務金額在500萬以下的環衛項目數量占整體的78%,但年化服務金額僅占總市場份額的25%,環衛小而散的局面依舊沒有改變。隨著市場的參與者不斷增加,未來龍頭企業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4.國家再出水污染治理新規。水污染治理方面,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排污許可管理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并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從明確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范圍和管理類別、規范申請與審批排污許可證的程序、加強排污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強化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排污許可管理工作予以規范。地方政府也持續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1月28日山東省濟寧市批準公布了《濟寧市水環境保護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遵循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生態補償、損害擔責的原則,將水環境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制定年度計劃并實行獎勵制度,同時加強群眾宣傳教育工作。近日,淄博市印發《淄博市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規范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保障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和建設,自3月1日起施行。?
5.新簽固廢處理項目增速有所放緩。2020年全國共計釋放各類固廢項目206個,建設投資總額超過548億元,同比下降25.6%,新增項目以餐廚垃圾處理與生活垃圾焚燒為主。其中,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分散度高,華東華中地區為主要釋放區域;垃圾焚燒項目增速放緩,新增項目的設計處理量集中在600-1200噸/日;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平穩增長,三、四、五城市釋放的項目數占比超70%。固廢新簽訂單增速放緩,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行業從集中建設期向穩定運營期轉變的觀點,預計未來幾年擁有充足運營項目和豐富運營經驗的垃圾焚燒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6.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固危廢處理等環保項目均屬于基礎設施REITs試點重點支持領域。滬深交易所發布基礎設施REITs業務辦法。下一步,滬深交易所將積極推動解決試點項目中關于稅收政策、國資轉讓等問題,確保首批試點產品平穩落地。公募REITs的推進有望盤活水務、固廢領域存量資產,優化融資結構,形成良性投資循環。?
7.融資回暖、需求加力,環保配置價值凸顯。2019年以來利率下降、國資入主,環保企業債權融資改善明顯,而再融資新規出臺解決企業股權融資的難點,壓制板塊PE最重要因素消除。2020年以來環保專項債總量擴容、占比提升:
總量擴容:2019年環保專項債總額546億,2020年截至12/31共2324億;
比例傾斜:2019年環保專項債占比2.5%,2020年提升至6.3%。
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生態文明建設不動搖,目標“十四五”期間要實現生態環境新的進步、2035年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且長江及黃河流域大保護、垃圾分類等催化下行業本身增長空間廣闊。
來源:證券時報